根据2013年最新发布的《全国停车诱导系统应用数据报告》,国内最早安装停车诱导系统的城市中心区是2001年的北京王府井商圈。停车诱导系统作为城市智能交通的组成部分,能合理地安排必要停车,减少驾驶员寻找停车泊位而产生的时间浪费和附加的交通量和尾气排放,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城市智能交通水平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3年2月,国内已有17个省、4个直辖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安装了停车诱导系统。其中江苏省安装停车诱导系统的城市最多,有6个,其次是浙江省,有4个。上海、北京、苏州、重庆的停车诱导系统覆盖面最广,上海已有10个区域安装了停车诱导系统,包括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等,北京已有7个区域,包括王府井、西单、中关村地区等。
停车诱导系统项目的投资主体基本是政府部门,如交警、市政、交通委、商圈管委会、城投公司等机构。
国内目前已建成的停车诱导系统,大多采用三级诱导:一级诱导设置在主干道,二级诱导设置在次干道,三级诱导设置在靠近停车场的周边道路。在传输技术上,也多采用GPRS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送。车位采集技术方面,一般采用地感、车牌识别等技术采集车位信息。诱导屏技术也有了升级:杨浦区五角场、原卢湾区的诱导屏采用太阳能供电模式,崇文门的停车诱导系统在夜间识别技术上有了明显改观。
《全国停车诱导系统应用数据报告》由停车行业知名媒体山东三鼎编制,里面包含了全国37个城市的已建、拟建停车诱导系统情况,包括项目进度、覆盖范围、设备情况、投资情况、设备供应商、业主方、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等文字和图片信息。报告还包含了停车诱导信息集国家标准、北京市、上海市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要求地方标准全文。
物联网构成智能交通停车诱导体系脉络
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信息采集设备还是交通信息发布设备,本身就是"物",智能交通系统本身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下面以智能交通系统其中的智能静态交通管理系统为例,介绍物联网技术在该方面的运用。
如需了解更多车位引导系统详情,请访问利普诺科技官方网站www.szlpnkj.com